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大师把课外阅读比作学习之舟的风帆,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确实,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老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会读书,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一、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人人都爱读书。
兴趣是人们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学习的兴趣是成功的最大动力。只有真正产生一种想阅读的内驱力,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地主动去阅读、探究,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1、讲道理培养兴趣。教师可利用晨会、读书课、黑板报、等阵地,向学生宣传读书好的理念,讲明读书好的道理。可讲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或讲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等),使学生明白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阅读的兴趣。
2、用故事诱发兴趣。故事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这种特点,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好听的故事,背一些优秀的儿歌。每次发《小学生拼音报》之前,我都要选报上最精彩的故事读给学生听,但总是在最关键、最紧张处,嘎然而止。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吊了起来,缠着我快点讲下去。这时,我总是神秘地说:“后面故事的更精彩,想知道结果,请自己看。”随即发下报纸。此时的学生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情不自禁地读出了声,阅读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3、搞活动提高兴趣。要使学生保持读书热忱,就必须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激发阅读,促进阅读。在阅读开始之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些精美的书签,在上面写上读书的名言,并进行评比;等阅读到一定阶段,可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当阅读告一段落时,可进行“故事大王”“小博士”等的评比,以督促学生多看书、多读书,提高阅读的兴趣。
自己愿挑的担子不觉重。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自觉地投入其中,爱上阅读。
二、进行具体的阅读指导,人人都会读书。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如是说。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保证,更是每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
1、指导选择读物。选择读物很重要,它是阅读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那么读得越多,离目标就越远。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低,往往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有的看到什么读什么,有的纯粹为了好玩而读,有的甚至读一些不健康读物。老师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低年级学生可选一些内容浅显易懂的儿歌、经典的诗词、图文并茂的童话寓言等阅读。随年级的升高,识字量的增加,阅读能力的提高,可逐步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阅读的范围有:小学生报刊杂志(如《少年文艺》)、学生版中外名著(如《三国演义》)、经典童话故事(如《安徒生童话》)、小学生科普科幻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等。如果让一年级学生去读大部头名著,不但无益,还会损害他的兴趣。学完拼音后,我主要让学生读儿歌。“小蜗牛,背书包,慢吞吞,上学校。东看看,西瞧瞧,爬到太阳落,刚刚到学校。往里看一看,已经放学啦。”这样的儿歌,充满童趣,好读易记,学生常常读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学生识的字多了,理解能力强了,视野也更开阔了。
2、指导选择读法。对于刚刚学习阅读的小学生来说,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还要使他们初步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使课外阅读的效率事半功倍。
(1)选读、精读与泛读。学生出于学习、交流、写作的原因,需要阅读书报上的有关篇章和内容,可采用选读的方法,读以致用,省时省力。对于一些经典、重要的篇目,则需要精读甚至背诵,逐词逐句地理解,边读边想,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泛读也是较常用的方法,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捷,变化日新月异,需要一个人掌握较多的信息量来适应社会,泛读可以做到用较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增加知识储备。
(2)圈点、摘录与剪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自己喜欢的的词句段落边,圈圈点点,做上记号,既方便查阅,又能增进理解。如学生能将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日积月累,必定能广撷博采,内化吸收,学以至用。此外,学生可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剪贴在专用本子上,动手又动脑,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操。
(3)讨论、交流与随感。学生阅读后,可与同学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讨论碰到的疑难问题,也可在阅读中随时写下自己的想法,阅读后,还可写读后感。这样,使阅读上升了到另一个高度,学生也能掌握更多的信息。
总之,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生的学习习惯,成为他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