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对我们中年级学生来说,读一些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才能自己得到更大的提高呢?
一、推荐好书,培养兴趣
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推 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二、指导方法,实用善用
1.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在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
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2.领悟读书要求。要求:①读书要求“眼到、心到、手到”。②读书要求不懂就问,善于思考。③读书要和“说话”、“作文”紧密结合。④读书贵在持之以恒。
3.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①浏览性阅读。对于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②细品型阅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就像人在吃东西的时候,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4.指导写读书笔记。
(1)指导记录的内容。如: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名人名言、精句等。
(2)、指导记录的方法。①批注笔记。学生在阅读时使用教师设计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如:“△△”表示重点词句,“——”表示优美词句等。②摘录笔记。如:摘录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摘录时要忠于原文,注明出处。③心得笔记。即读后感。
要求可低些,写时只要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即可。
走进这样的书籍里,你会逐渐认识到知识面丰富的好处。心动就要行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