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处于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动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致有以下三种:
(1)“老师要我读”。教师的要求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至关重要,没有教师的外部强化,许多学生就会放弃课外阅读,如果没有教师的要求,自己或许就会放弃这种阅读。另一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是读着老师要求读的书,他们听到父母评价说他们长大了,读的书也不“小儿科”了,于是产生成长的喜悦感。
(2)“同学正在读”。有很多学生开始并不喜欢读书,但由于同学的影响和极力推荐,他们便试着去读,结果逐渐喜欢上读书,并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这类学生倾向于把课外阅读的原因归于同伴的影响,从而得到同伴的认同感与自己在集体中的归属感。
(3)“我自己想读”。有很多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完全是自己喜欢读,可以自我放松,可以让心灵充实,还可以增长知识,基于这样的一些不同的需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成效也有不同,自我放松则休闲时间,充实心灵则提高认知水平,增长知识则可以博闻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