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中年级的阅读,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要求,很明显,课外阅读既要有“面”也要有
“量”的保证,这样,学生的阅读速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升入高年级乃至初中的学习,这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读书价值。
(1)学会默读。默读是不出声地阅读,只用视觉扫视文字来理解内容,省去了发声器官的活动,不用考虑停顿、重音、声调、节奏等。默读是加快阅读速度的基础。
(2)学会逐句逐行地读。要想加大阅读量,就要学会逐句逐行地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由于我们平时养成了逐字逐词读书的习惯,所以视觉感受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在快速阅读中,我们采用逐句逐行读书的方法,就有利于调动视觉感受的潜能。逐句逐行读,是一种概念阅读法,即抓住句子的主干。这有利于我们抓住句子的主要信息,提高我们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对句子理解得快,段落也就理解得快,阅读的速度自然会加快的。
(3)读书时要看得快、想得快。 阅读,既是一种视觉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是视觉、理解力、注意力、记忆力的综合活动。所以,要加快阅读的速度,除了注意力集中(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全神贯注)之外,还要看得快、想得快。这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的关键。看什么,想什么?看这句话或这个句群,这几行字说的是谁或什么,它怎么样、是什么或干什么,想它说的是谁或什么,说的是什么意思……等等,并且能尽可能地联系上下文地读,明白前因后果,理解语言表达,从而最大效度地做到阅读的即时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