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必有益
开卷必有益,这个“益”不仅仅是指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时互相促进的,书读的越多,懂得知识就越多,就越能促进课内阅读,使学习越来越轻松;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有人说“如果拥有快乐、饱满的童年,就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一个安全的精神基础,无疑相当于买了一份终生精神保险。”“人的生命底色是在童年时代铺就的。”这些,都说明了童年时代的重要性。要奠定这个安全的精神基础,拥有这份终生精神保险,一个重要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我想,课外阅读在精神层面对同学们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知识的掌握。
希望每个同学能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张爱玲说:“‘人性’是最有趣的书,一生一世都看不完。”
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看到新世界的窗户。“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我说:“多读书,就会多了解,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更纯洁善良。”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儿,虽然由于长时间看书眼睛近视了,但是我仍喜欢读书。读书使我快乐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让渺小的我贪婪地吸取海洋中丰富的知识;让无知的我逐渐有了知识;让羽毛还未丰满的我渐渐长成身姿矫健的我,能在知识海洋上空翱翔。
说了这么多读书的好处,你们一定眼馋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快乐的遨游知识的海洋。
读,即阅读和理解;写,指书写和作文。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件事了。
读,可以培养语感。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语感。“这个语段中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那一个”,“这个句子为什么是一个病句”,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去问“为什么”,语感早已经告诉我们理由了。而语感的培养就来自于平时点点滴滴的“读”的积累。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读”,并不仅仅是指把文章朗读或默读一遍,而是还要包括思考和识记等内容。换言之,读,应该是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学习一篇文章,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来就是:第一,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第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第三,记忆文章中的精彩语段和词语。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在说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问题。在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这才是“读”。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读,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猎广泛,见多识广,胸中自有“丘壑”。这样,在作文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自己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既然“读”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从重视“读”开始吧。
我们提倡广泛阅读,是认为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阅读。所以,解决了读和写的问题,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就是学好语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