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教材,激发阅读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有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主动的参与学习,才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师要认识培养学习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合课堂教学,我针对教材实际,有时安排在课前,让学生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开展课外自主阅读;有时则安排在课后,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如教学《鸟岛》一课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发兴趣说: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鸟,让我们去搜集资料,做一个有关鸟的研究报告。有了这一任务后,小朋友劲头十足,翻阅有关书籍,精心设计。在一周后的语文课上,大家进行交流,并把自己做的研究报告张贴于黑板报上,收效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