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郑陆中心小学 顾晓兰
一、营造一种浓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和氛围
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能使课外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成为小学生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使其自然的进入课外阅读的实践当中。为此,教师可利用学校阅览室,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摘抄自己需要的资料;建立班机图书交流站,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读物,共享课外读物;倡议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建立自“我的小书屋”,买书、订报纸杂志,帮助和指导孩子藏书、读书。
二、借鉴“休闲读”,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大多数学生都想通过课外阅读开阔视野。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去查找有关学习的资料,课外阅读自然就成为学生的好伴侣,学生对课外读物的渴望也就会成为自身的心理需求。教师应借鉴“休想读”的方式指导校学生课外阅读,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
小学生好表现,课外阅读后,总想把感想、体会表达出来。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范围不限,形式不拘,可以相互交换、浏览积累的资料,可以讲故事、演讲和即兴表演,也可以谈心、谈体会,让学生确实感受到看书的益处,在快乐中交流,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势。要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为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如学生自发组成的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将课外阅读的资料分类、整理,制作出专栏小报,进行自我介绍,促进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绪、情感和兴趣,才能激活小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可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如每周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道课,让学生自由组合课外阅读小组,班队活动组织表演、讲故事,开展“小剪刀”“小蜜蜂”活动,教会学生做资料卡片、剪贴报,指导学生建立课外阅读资料袋,举行各类比赛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长此以往,才能使课外阅读步步深入,最终达到使学生“自能读书”的目的,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