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外阅读评价的研究(学习摘记二)
(接上次)
五、阅读评价的主要工作:
1、建立班级图书角
2、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月课外阅读计划》(见附件1)
3、定期举行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如:“走进古诗园”、“歇后语擂台赛”、“成语擂台赛”、“课外知识知多少” (见附件2)“名句测试” 等,作为评选“阅读大王”、“阅读能手”的依据之一。
4、定期开展读书笔记评比 读书笔记内容形式不拘,可摘抄,可写提要或读后感,每周一篇。全体同学都参评,都来当评委。奖励优秀的,较差的限期改进,并把课外阅读的成绩计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中。
5、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搜集、阅读课外材料。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材料,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相关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材料,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文章。
6、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在活动中评价
(1)结合学校活动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2)结合特殊节日开展专题读书活动 比如 “三 .八妇女节”、“母亲节”都是我们开展读书教育活动的好时机。
(3)利用寒暑假开展专题读书活动 寒暑假期间,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比较长,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黄金时期。
(4)结合教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如:学了课文《赤壁之战》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着精彩动人的故事环节,有着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学生应该对我国的这一“国粹”了解或者熟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也提出: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六、研究必须注意的几点
(一)狠抓落实
1.时间落实。一是统一指导的时间要落实,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列入课表,专时专用;二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作业减少了,自由阅读的时间也就多了。
2.活动落实。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要开展一些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速读赛、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好的读书笔记的展评等。
3.指导落实。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兴趣,提示方法。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择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阅读的方法指导也要多样化,可以指导理清情节,评论人物;可以提几个思考题,要求读后回答;可以指导欣赏语言、写法;可以指导做活页卡,写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可以看录像,欣赏音像资料提供的内容,指导写观后感等等。对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同样要精心备课。
4.检查落实。对课外阅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
(二)实验中,我们发现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和家庭环境很有关系,一个书香味浓厚、家长素质较高的家庭,其孩子的阅读能力普遍较高。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家长参与评价的力度,使家长通过评价孩子的阅读能力这一形式,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
(三)不要把所有的课外阅读都寄托在课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