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读 书 ,是 美 丽 的
发布时间:2010-11-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顾晓兰
 读 书 ,是 美 丽

                                      ----我们的班级读书会

             

          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小学三(1)班 谢 彦(网名 毛毛虫)
            邮编:401329   电话:023-65731240  QQ:07659299




    韩兴娥老师,全国“两周教完一本教材”的第一人,其余的时间就是用来海量阅读,读名著,读经典。班上的孩子个个能说会道,语文素养极高,学习兴趣很浓,成绩优异,韩兴娥老师也成为。全国儿童阅读推广代言人。

    我们班,自从这学期开始,就已经开始利用课内的时间,开展“海量阅读行动”了。其实,说到“海量”,我们班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农村的孩子毕竟课外阅读量少,回家后又不能做到主动去阅读,经常被电视等媒体吸引了过去。怎么办,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我就先挨个通知家长,到镇上的新华书店购买同样的课外阅读书籍,带到学校来,我们早上朗读《日有所诵》,下午看《格林童话》,而且老师全程陪同阅读,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带领,逐步让孩子走上阅读的快车道,现在《格林童话》我们已经看完,我又让家长去买《中外民间故事》,大部分家长表示了支持,并且不到两天的时间,五十余位家长参与了购书行动。我们班现在最爱看书的是余海涛同学,只不过他经常上正课时看课外书,这点让我有点恼火(*^__^*) 。

    每天早自习的时候,我总是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和孩子们一起朗读课文,一起读《日有所诵》,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飞鸟集》已经把我们带进了那种优美的诗歌境界: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那些把灯背在他们的背上的人,\把他们的影子投到他们前面去。\我存在,\乃是所谓生命的一个永久的奇迹。孩子们的朗读已经很见功底,除了字音准确外,还能够学着老师的样子,运用虚声表达诗中的情感,这种朗读技巧,还是今年我参加普通话省测班时从李军俊老师那里学来的,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们也接过了我的衣钵。清晨的阳光跃进我们的教室,孩子们琅琅的书声成为了最美妙的五线谱,让我们的教室成了最华丽的音乐厅,而跳跃的阳光宝宝则成为五线谱上的一个个音符,朗读时所产生的美丽画卷就这样在我们面前展开。日有所诵,水滴石穿,琅琅书声,朗朗乾坤。

    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阅读课。我仍然坐在孩子们中间,轻轻地拿起书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中外民间故事》,我们还要根据故事的长短,规定读书的时限,让孩子们能够有时间感,珍惜时间读书。读书时,不少孩子已经学会了一边读,一边勾画的好习惯,有的是勾画好词好句,有的是勾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屁颠屁颠地跑来问我,王维庆同学就最喜欢来问,还有的是不懂的地方,甚至有的同学已经学会了批注,即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作为三年级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今天,我们要读的是《抬狗》,这个故事讲的是兄弟四人,都会抬轿,县太爷要他们都去为自己抬轿,结果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嘲弄了县太爷。文章不长,五分钟就能读完,我让孩子们勾出老四和县太爷的对话,然后我和孩子们分别读县太爷和老四的话。

   
师:喂,抬轿的娃崽,你的轿抬得挺好嘛。
    生:禀大人,不是小人的轿抬得好,是小人的姓好。
    师:你的姓好?姓什么?
    生:禀大人,小人不敢,姓抬。
    师:姓抬?我怎么从没有听说过有姓抬的,叫抬什么呀?
    生:大人问抬什么呀?禀告大人,我大哥是抬龙,二哥是抬虎,我三哥嘛,是抬猪。
    师:鬼娃崽,你伸长耳朵,老爷问的是你叫抬什么?
    生:噢,是问我叫抬什么?禀大人,小人嘛,就叫抬狗!
    官老爷一听,小绿眼直直地瞪了半天,脸上青一阵紫一阵,说不出话来。


   

    一读完,孩子们都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小故事,却让孩子们知道了智慧的力量。我们的班级读书会,就是这样简单,没有任何繁琐的形式和程序,就是简简单单地读书,然后孩子们自己说内容,勾词句,读对话,效果却着实不错呢!阅读,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看你用什么心态去看待它。当你把阅读当作一种快乐和享受时,那么阅读就会像汩汩清泉滋润心灵的根部。孩子们幼小的心,正需要这样的浇灌,有了这样的养分,孩子们以后长大了会受用终身。当很多年以后,当他蓦然回首,会感谢老师当年关于阅读的引导的。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