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书香班级,享阅读乐趣
郑陆中心小学
沈小云 一、为什么要营造书香班级?
很多年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
1、一个人精神的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人的身体发育靠自己不断地去进食,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那人的精神呢?精神的发育也要吃东西,否则就会委琐。精神的食粮便是书,是阅读。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能让人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
当一个学生静下心来潜心阅读时,书中自有真,自有善,自有美。一些知识,不待老师讲,学生自己会学到;一些道理,不待老师教,学生就会悟到;一些品质,不待老师训,学生自我形成。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精神必然充实,志向必然高远,追求必然执著。
2、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都简陋,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我相信:真正读书的黄金时间应该是在学校期间,真正读书能够长久地印在大脑里的并对人产生终身影响的一定是在学校期间。
当今社会五光十色,媒体泛滥,信息爆炸。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挤兑了学生读书的空间,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书。定心静神的阅读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这使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人生色彩逐渐暗淡。令人痛心、发人深省。
3、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
人类那些伟大的思想都蕴藏在每个时代的经典之中,阅读这些书就意味着跨越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的高度。认真地研究一下全世界的民族和国家,生命力最强的民族都是阅读量非常大的民族。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5本,日本、韩国、美国人读书40、50本,而中国人不到5本书,包括教科书、教辅书在内。试想,一个读5本书的民族跟一个读65本书的民族怎么去竞争!中华民族如果再不重视阅读,是很危险的事情!
基于以上三点理由,我们郑重呼吁:拯救阅读!倡议:建书香校园,享阅读乐趣!
二、如何营造书香班级?
什么是书香班级?我们的理解和表述是:通过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师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伴随人终身的生活方式,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定基础。
1、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
“今天你读书了吗?”“最是书香能致远”“文化视野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养成一生喜爱读书、喜爱思考的习惯。”等等标语的张贴,营造出了一个鼓励读书、静心读书的浓郁氛围。
2、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
人生有涯,而书海无涯;况且学生现阶段处在积累文化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课余读书的时间毕竟有限。如何让我的学生在最应该读书的年龄里读最好的书! 成了一个语文老师最深切的愿望。书不在多,贵在精。这些书要告诉孩子什么叫宽容,什么叫合作,什么叫自立,什么叫慈悲,什么叫感恩,什么叫执著,什么叫信心,什么叫爱。我们相信,总有一个故事会打动他!而且,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要点燃了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出来的阅读能量一定会是无比巨大的!
3、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
A、每天二十分钟课外阅读。
在我们班里,阅读是一门课程。中午11:30至11:50,是专门设置的每天二十分钟的读书时间,每个教室都有一个精致的班级图书柜,书柜上存放着精心挑选的精品书,一到阅读时间,星期一、三、五学生就拿到人手一本书,然后静心阅读。星期二、四老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在这里,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专注的神情中透露出读书饥渴和满足……
B、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输入了就必然要输出。一年来学校鼓励教师们把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上成读书心得交流课,每人讲一个自己读到的最感动的故事,推荐一本自己读过的最感人的书,并说说为什么感人?在这里,交流和分享使思想敏捷,使智慧升华。
口才是一个人思想和智慧的外化,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善于表达善于沟通的人,总会有更多的机会。我校特别提出:培养卓越口才,让每个孩子成为能说会道的人!学会聆听,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形成可以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当然,表达的最高境界不是激情,不是技巧,而是思想!“阅读是思想之母”。
4、教师,为学生求知树立标杆
没有人能够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在今天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现代教师更应以一种古典的心情,以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从容地、沉静地对待读书、对待学习。我们提倡教师每天都需要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